lumos-yami.bsky.social
Medical Scientist 🥼
Health Educator 📖
Living in 🇺🇸
Fluent in English & 中文 ✍️
🇯🇵日本語勉強中📚
I’m a FAN of 🎵
HARD ROCK: AC/DC 🧡🎸
PUNK: GREEN DAY 💚🥁
HEAVY METAL: METALLICA, XJAPAN🖤🎹
JPOP: YOASOBI ❤️🎤
Here for good convos. ZERO tolerance for extreme nonsense 🌎💬🙅♀️
1,385 posts
613 followers
293 following
Getting Started
Active Commenter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不建議詢問政治傾向,這在美國屬於敏感話題,除非彼此很熟,否則不會隨便討論。即使對方主動提及,也要小心回應,避免任何可能引發爭議的言論。
此外,若對方認為因政治立場受到特殊對待,可能會投訴,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在專業環境中,保持中立是安全的做法。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這幫人一個個把自己當成世界主宰一樣,滿嘴「世界趨勢」,動不動川普怎麼大旗了,習怎麼謀劃了,Putin怎麼下一步了,好像世界局勢怎麼演變都在他們的掌控中🤣
拜託,在討論「世界趨勢」之前,他們先想好下一頓飯去哪吃再說吧😑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我去翻了一下當時的帖子,Gabby她媽發的尋人post真的被轉的到處都是。看得非常難受!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FBI搜查男方家裡時候發現他媽給他寫的一個便簽,附帶「閱後即焚」,裡面說什麼「如果你要處理屍體,我會帶著工具去幫你」
😱😨😰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我對這件事情印象很深,是因為我曾經也去過那些地方camping過,也加了很多local的group。當時一下子我的fb主頁就被各種尋找Gabby的帖子刷屏了,這比全國媒體開始大規模報導還要早幾天。然後我再一步步跟著全國新聞跟下來。
我覺得這男的父母真的是evil!雖然愛子心切,但他們真覺得靠拖延和拒絕回答任何問題就能讓他們兒子擺脫懲罰嗎?難道他們想秘密把他們兒子送出國?真的是冷血到令人髮指!
更過分的是,這部紀錄片裡男方的父母和姐姐完全拒絕受訪。事情都已經結束這麼久了他們還是一副死不悔改,裝聾作啞的嘴臉,完全不在乎受害者家屬的痛苦。這種人活該被社死,釘在恥辱柱上!🤬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這個男的真的非常會pua和情緒勒索。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哈哈😆 我下次多看幾部台劇,希望目前只是我單方面的刻板印象。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台劇確實都有這個問題,不敢把結局寫的很深刻,甚至不敢不用「大團圓」結局。
說句難聽的,就算不離婚,這部劇如果做成一個悲劇結尾,男主或者女主一方掛了,都比這樣的結局好很多。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mobile home早就有了吧,類似於集裝箱一樣的「屋子」很大而且確實很便宜,一兩萬就能買到不錯的,更貴的有些看起來真的很fancy。很多🇺🇸大學生不願意住學校昂貴的宿舍,就出去住這種房子。
但這些房子有很大問題,你要準備好「逃難包」包括重要證件,現金珠寶等等,因為只要來颶風或龍捲風,你第一反應就應該是拿起逃難包開車逃走找shelter,因為這些極端天氣你的mobile home是肯定保不住了,先要保命!
另外,這些房屋通常沒有土地所有權,只能租地,且像汽車一樣會貶值,不像傳統房子能增值。美國人並不傻,之所以願意花更多錢買獨立房子,正是因為其安全性更高,擁有土地,且長期來看更具投資價值。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如果這個女主有你一半的果斷,這部劇就值得狂推了!🤣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是啊,剛剛還在吐槽這個,看到最後一集氣到罵髒話🤬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編劇不知道,但這部劇的導演是女生,其實她前幾集拍得很犀利,嘲諷得也挺到位的,但最後居然不敢繼續拍了,轉得超離譜!
前面那麼多不錯的橋段,隨便挑一個接下去都比硬生生轉向好吧!如果我是導演或編劇,肯定不會這樣搞。
比如,有一段是女主跟男主媽說,自己因為不孕才沒生小孩。如果換成我來寫,我一定讓男主媽一心撮合男主和那個精神出軌的「學妹」小鹿,還逼著他們離婚。結果女主再婚後順利生了小孩,最後男主媽才發現,真正不能生的是她兒子!這種發展才帶感啊,還能滿足我一點報復的快感!🤣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ID的格式:
地名+xx+(哥,姊,爺)
基本上不需要看下去了,直接b也許會有誤傷,但先mute總沒錯。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而且這個男的發現自己不孕以後,整個大崩潰。
拜託,現在都什麼年代的,想要小孩就算無精也有各種方式。具體搜一下就知道了,而且醫院也給出了一些建議。
我不知道這崩潰個什麼勁?
原來就是想要個「自己的種」吧🤢
我還以為編劇導演是嘲諷這種惡臭文化的,結果,他們看起來很enjoy和自豪😑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哈哈,確實很多人在找「上集」,不過我不推薦這部劇了,最後一集真的快看吐了🤢
這種劇感覺就是為了剪各種短影音用的,沒辦法從頭看到尾。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其實不是說他們非要離婚,導演編劇可以不讓他們離婚,但至少要有足夠solid的理由和邏輯。
觀眾看的已經忍無可忍,兩個人也各自精神出軌,所以就等著兩人離婚。結果最後兩個人大吵一通,用個交友軟件「當網友」發一些信息就解決了所有問題?回憶一下當初怎麼好的就徹底解決問題了?精神出軌呢?媽寶呢?傳統的惡臭文化呢?這一切的一切怎麼可能靠著猛灌心靈雞湯就能解決?太扯了!😡
我發現台劇都有這個問題,不會結尾,寫不下去的就狂刷心靈雞湯侮辱觀眾智商😑 之前大火的那部「華燈初上」也是同樣的問題,第一季第二季非常好,最後質量直線下降🤷♀️ 以後我要離台劇遠一點。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川普肯定會否認,因為這個「計劃」對於他選舉而言太傷了。
你看這個計劃的作者成為了聯邦預算管理委員會主席,你就知道他們完全偷偷的就按照這個計劃再走。
不過我們說什麼目前都沒用,木已成舟。只能通過法律手段慢慢處理,希望能減緩一些。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最後一集硬轉的真把我噁心壞了🤢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剛剛看完了,我覺得,爛尾了😑
而且我確實很不喜歡那種內心獨白太多的文藝腔,黏黏糊糊的很受不了,快進了。所以大家都是好人,大團圓什麼都好,所有矛盾都被一張大團圓結局的布蓋上了,有點噁心。
就像前菜主菜都不錯,最後甜點上了一坨紅糖配芝麻醬,當然不是你想像的那東西,能吃,但又甜又膩,想想又噁心🤢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當然不是「完全瘋狂」
可以查一下「Project 2025」,他們一步步就是這麼走的。解僱完政府員工,再換上忠於川普的人,這本身就是計劃的一部分。
這些早就寫好了,Walz大選時候就說過,我們🏈教練,制訂戰術規則不是隨便說說寫著玩的,訂了就是要認真執行的!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我覺得如果這樣的生活態度,即便在北韓伊朗俄羅斯都能過的很安心,纯過小日子就是了,在哪不能過🤷♀️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感覺像是魔幻劇的現實版😑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真的是一個邏輯混亂到讓人崩潰的例子。
她嘴上說外面的世界與自己無關,但一邊又在抱怨綠卡排期倒退,這不就是典型的既要又要嗎?
这个政策擺明瞭影響到她了,她卻還在裝超脫。
她覺得抱怨,抗議,討論政治都沒用,那她的抱怨又是圖什麼?
如果大家都像她這樣消極躺平,政策只會越來越糟,最後受苦的還是所有人。
她可以選擇自欺欺人,但現實不會因為她的無所謂而對她網開一面。
二戰時期在納粹德國的很多猶太人也是這種心態吧🤷♀️
如果她覺得美國這麼差,那她來這裡幹什麼?還申請什麼綠卡,難道真的是自找麻煩?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我在🇺🇸的第一輛車civic,我和幾個朋友先做足功課,然後三個人包括我一個口語很好的學姐在dealer生生和他們談了一整天,早上9點多談到下午四五點!
我就帶了一個三明治🥪中午吃了繼續談😑 (後來我請他們吃飯了,因為太耽誤人家時間了,陪我真耗了太長時間)
最後的價格總算沒有超過我心理價位太多(就多了幾百塊好像)。然後dealer說什麼是「虧本」賣給我的🤢
聽他放屁,信他才有鬼了!😡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每一家dealer的銷售策略都不太一樣,我也遇到過這種自信滿滿然後狂踩本田和尼桑的🤷♀️
我實在受不了每次買車都和dealer鬥智鬥勇N多小時。我甚至覺得汽車市場的dealer才是美國的毒瘤之一,可惜無論哪一黨執政,都不會去動這塊利益盤根錯節的市場,畢竟政客們很多自己也從中獲利。
雖然我非常厭惡馬斯克,但特斯拉的直銷模式我覺得很好,價格配置都在網上,想買就下單嫌貴或覺得不合適就不買。只不過馬斯克就算拿到這麼大的權力,他也不敢去管美國汽車dealer的問題吧,只敢狂欺負公務員。
我覺得好的二手車性價比很高,新車第一年掉價太多,除非買新車就奔著開5-10年去的,否則真不如買一輛成的好的二手車。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hybrid我覺得是很好的選擇,Prius一般在油價上升的時候都會爆款,dealer跩的要死要活的。我當時就遇到這種,整個local的豐田dealer就這一輛,今天你不買明天說不定就沒了,或者開100多miles去另一個城市😑
我當時也是迷進去了,就認準一定要買Prius🤷♀️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其實可以這麼算,如果要靠油錢省出一輛Corolla,至少要開十年以上吧😑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準備一些應急的應該是有備無患吧。比如地震包什麼的。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what?!這不是瘋了嗎?!
什麼時候豐田這麼跩了?!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我剛剛去官網搜了一下,最貴的是$36000起,感覺還行啊?
我當時買的是距離最高配下一檔的,全部下來大概$40000多一些的樣子。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據說現在Toyota很多車都要加價才能買得到,真的瘋了!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我覺得在一些地方比如佛州經常來颶風的,或者有地震危險的地方,這些是可以準備一些的。
其他我覺得還不至於。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是的,我開過prius,高速反而去更耗油一些,如果那段時間我不開長途,就上下班週末買個菜什麼的,local開基本上我一個月才加一次油。而且整個油箱也只有10加侖!所以一個月只用20多美金的油簡直省瘋了!要知道我也開過還算比較省油的suv,一箱油至少50-60美金,就算local開也至少一周半左右就需要加油。
所以隨便計算一下,Prius一個月省$100-150,一年光油價就能省$1400-1800!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有時候只要踩到我的雷點,我會毫不猶豫封鎖,不管對方過去多nice,多有道德感,甚至是反川的人都一樣。只要碰到我無法忍受的底線,直接 block毫不手軟。
就像前幾天封鎖的Jess,以前還交流過,支持女性權利,關注弱勢群體,本來覺得沒問題。但她後來開始用極端手法煽動性別對立,這真的讓很我火大!討厭《芙莉蓮》沒關係,但誇大其詞惡意扭曲事實,利用熱門大作來炒作甚至故意激化矛盾,我接受不了。這個社會已經夠對立了,她還要添油加火?😡
我本來好心提醒她可能是誤解,結果她刪了我後變本加厲。行吧,這種人沒救了,直接b了,不浪費時間。連基本認知都有問題,喊再多口號都沒用,見一個 block一個!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好多年不開Corolla,去搜了一下,感覺樣子變帥很多!
而且「MPG Up to 32 city / 41 highway」比我當年的強太多了!city的已經達到我當年高速的mpg水平了!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我快吐了🤮🤮🤮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我覺得狗罐頭說不定都好吃一些,我家狗吃的罐頭我每次開打都覺得很香😑 比Spam那種午餐肉感覺香的多。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看了一下,感覺超級難吃😑 估計也就granola能吃得下口吧。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說到屯糧,立刻想到了Costco的這個末日套餐!👇 150 servings,夠一家三口勉強吃一週?
順便還翻到了一個youtuber買了開箱🤣
youtu.be/4LNjq9guRj4?...
如果有地堡可以買很多,保存25年,說不定能熬過核冬天或僵屍肆虐呢。
當然,這只是乾燥化的吃的而已,烹調必須有水,所以水也必須存夠!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為了諾貝爾和平獎!🤣🤣🤣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在我眼裡「行為藝術」是個貶義詞🤷♀️ 就是各種荒誕行為的結合體。如果冒犯了一些人,請糾正我,我道歉。
我曾經去MOMA看過現在行為藝術的歷史和介紹,在歎為觀止的同時,真覺得這些「藝術家」有夠瘋😂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please check this website, hope it helps.
diabetes.org/tools-resour...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真的是!
不搜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職業運動員甚至球星,拿過超級碗奧運金牌的都是糖尿病患者!
en.m.wikipedia.org/wiki/List_of...
comment in response to
post
我認識很多一型糖尿病的朋友,我甚至知道以前一個匹茲堡鋼人隊,拿過好幾屆超級碗的🏈運動員也是一型糖尿病患者,他以前來我們這裡開會的時候講過他比賽時候打胰島素和同時喝糖水的經歷,真的歎為觀止!太不容易了!